<em id="hlgmj"></em>

        1. <em id="hlgmj"></em>

            1. <div id="hlgmj"></div>

              釘釘單飛,一個 2000 億獨角獸的新機會

              摘要

              新的 AI 浪潮下,中國最大辦公協同 App 迎來新開局。

              釘釘,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——成立 9 年之后,中國最大的辦公 SaaS 應用,釘釘終于要「單飛」了。

              8 月 14 日,極客公園獲悉,阿里巴巴集團層面確定,釘釘將作為阿里集團內部的獨立業務,進行獨立發展

              在今年 3 月發布「1+6+N」的新組織架構后,阿里云、菜鳥、盒馬等部門相繼傳出上市時間計劃,此前曾經與阿里云深度結合的釘釘,也迎來了「獨立」的機會。

              雖然目前釘釘仍像阿里云和盒馬一樣傳出上市計劃,但據傳已有投資機構對釘釘抱有希望。作為一個擁有 6 億用戶的中國最大辦公 SaaS 平臺,「單飛」的釘釘將迎來新的發展局面。

              「云釘合體」三年

              2014 年,在社交應用「往來」上折戟的無招,將目光投向了辦公應用領域,當年 12 月,釘釘 1.0 測試版本發布,釘釘正式誕生。

              穿過當年火熱的「移動支付大戰」,釘釘暗自發力,在當時的辦公協同藍海賽道迅速發展。

              2020 年 5 月,釘釘正式宣布用戶數超過 3 億,接入企業達到 1500 萬,釘釘已經成為一個不能忽視的力量。

              接下來,釘釘這個壯大的「獨立團」,開始回歸「母艦」

              2020 年 9 月,釘釘現任總裁葉軍(花名:不窮)從陳航(花名:無招)手中接棒大釘釘事業部以來,釘釘和阿里云全面綁定,落地「云釘一體」戰略,釘釘被并入阿里云智能事業群。據《晚點》此前的報道,這一戰略來自阿里更高層的判斷——大客戶是阿里云和釘釘的主要協同點。釘釘可以幫助阿里云為大客戶提供更全面的解決方案;阿里云則可以為釘釘帶來可觀的 B 端大客戶。

              彼時,時任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(花名:行癲)在內部信中如是定義:「『云釘一體』下連阿里云基礎設施,上承客戶的各種應用,必將改變云的使用方式、應用的開發方式,幫助更多企業和組織在零經驗、零成本的情況下直接進入云計算時代。」

              此前阿里云發布大模型「通義千問」|阿里云

              2022 年的云棲大會上,葉軍公布過阿里云釘一體戰略落地以來的關鍵成果:過去兩年,釘釘上千人以上的大客戶組織數增長了 3 倍;同時,釘釘推動云上創新加速,截至 2022 年 9 月底,釘釘上的低代碼應用數已經突破 500 萬,低代碼開發者數量超過 380 萬

              另一方面,「上釘釘就是上云」,釘釘撐大了阿里云的云計算管道,也為共同的客戶帶來了更易用的解決方案。2021 年,釘釘 6.0 正式升級為企業協同辦公和應用開發平臺,通過釘釘,企業可以不直接在云上開發軟件,而是通過釘釘平臺的低代碼和無代碼來更簡易地開發、使用。

              釘釘從阿里云智能集團中拆分,令人意外。「云釘一體」執行了三年,阿里云和釘釘在組織、業務、財務都已深度融合,從中受益。

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兄弟爬山,各自努力

              對于二者的拆分,一位行業人士認為,「綁在一起,增長性可能都會降下來,那就沒有充分釋放生產力」。

              一個例子體現在銷售目標上,《財經》此前報道,「云釘一體」戰略確立之后,阿里云銷售團隊,成為了云和釘的統一銷售界面。但云和釘本質是兩種產品。前者是資源,銷售額高,面向大型客戶。后者是應用,早期以中小型客戶為主,銷售額較低,需要對業務產生實際價值。二者組織協同目標并不完全一致。

              相反,二者拆分后,無論對于阿里云,還是釘釘,都有更大的自由度,以自身業務邏輯為核心,估值也會有更大的想象空間

              對于阿里云來說,作為國內收入規模最大的云廠商,也是目前國內唯一盈利的云廠商,被寄予厚望。阿里云智能 2023 財年總收入達到 772 億元、約占阿里集團收入的 9%,僅次于淘天集團。

              今年阿里組織架構調整中,云智能集團也是「二次創業」決心最大的選手,在股權和公司治理上形成一家與阿里集團完全獨立的新公司。《中國企業家雜志》描述了財報中的一個細節:董事會批準通過向股東分配股息的方式,實現云智能集團的完全分拆,意味著阿里把所持阿里云股票全部分配給股東,未來集團與阿里云之間將不再存在持股關系

              盡管今天大模型還尚未推動云收入增長,但阿里云是阿里巴巴動物園的各大業務里,有相對確定性增長空間的業務之一。未來,隨著大模型進一步落地在產業應用和終端應用,云作為底層基礎設施,是這波大模型帶來的增長空間中最確定的機會。

              另一方面,釘釘作為阿里巴巴動物園里最能打的團隊和產品之一,此番獨立也更有意義。過去云釘一體下,由于云是最終的變現渠道,釘釘的想象力也被一定程度限制在云上。但事實上,釘釘保持了相對穩健的增長水平。

              阿里 2023 財報顯示,1500 人規模的釘釘,其核心產品營收保持在三位數的增長水平

              過去三年以來,釘釘也充分利用了「云釘一體」的勢能。一個最直觀的數據體現在 DAU 上,釘釘 DAU 由 2020 年的 3000 萬,升至疫情時最高 1.5 億,到現在也有 9000 萬左右。

              此外,在企業客戶尤其是大客戶的收獲上,釘釘方面釋放的商業化數據顯示:截止到 2022 年 9 月 30 日,釘釘用戶數破 6 億,企業組織數超過 2300 萬,付費 DAU 突破 1500 萬。2022 年 9 月,釘釘公布平臺內百萬人以上的企業組織超過 30 家,10 萬人以上的企業組織超過 600 家,2000 人以上企業組織貢獻了釘釘近 1/3 的活躍度。

              釘釘在 4 月發布釘釘智能助手「/」|網絡

              如今,釘釘需要靠自己直面市場的檢驗,是挑戰,更是機遇。其所在的辦公軟件賽道,一個可以參照的友商——金山辦公今年初市值突破了 2000 億

              在 ToB 領域的上下游兩側,阿里云和釘釘的目標變了,過去的目標是「我們」共同進步,現在是更加專注,各自創造更大的價值。

              隨著大語言模型帶來的 AIGC 浪潮席卷而至,辦公 SaaS 領域也迎來了全新發展期。

              今年 4 月,釘釘發布「/」,將 AIGC 能力引入釘釘,讓打工人能利用 AI 的能力,更快捷地在釘釘上完成任務。

              在大模型時代,辦公協同 SaaS 賽道的邏輯正在逐漸改變,作為一個擁有超過 6 億用戶,數千萬公司接入的平臺,釘釘如何在新時代,繼續保持優勢和領先性,也頗為令人期待。

              最新文章

              極客公園

              用極客視角,追蹤你不可錯過的科技圈。

              極客之選

              新鮮、有趣的硬件產品,第一時間為你呈現。

              頂樓

              關注前沿科技,發表具有科技的商業洞見。

                  <em id="hlgmj"></em>

                    1. <em id="hlgmj"></em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<div id="hlgmj"></div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